封建社会在我国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,皇帝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都是被奉为神明一样的最高权利所有者。
每次皇帝颁发诏书的时候,前面都会加上一句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”。
这句话是象征着皇帝作为天子,下达命令是传达天意,从而实现对人民的思想控制。
对这句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开国,这个时间是不是比大家想象中的要短很久呢?
古往今来能够成大事者,绝大多数都是有着非比寻常的身世,而且个人也是能力极强的。
但是历史上的帝王也有一些例外,比如刘邦就是出生于市井,而朱元璋也是平民出身。
小时候朱元璋因为家里贫困而且是农民出身,最开始连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。
不仅没有上过学,甚至只能做一个放牛郎。
可是他的家乡似乎并不能让他一直过着很幸福的生活,旱灾袭来,家中的亲人都没能在这次灾祸中成功存活。
带着十分悲痛的心情,把亲人埋葬以后,朱元璋开始到别的城市里讨生活。
那个时候社会十分动乱,就连和尚都不是一个能够安稳生活的职业。
朱元璋也顺着社会的趋势,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,最后因为表现优异,还和郭子兴的义女组建了家庭。
成为了郭子兴直系亲属的朱元璋一下子获得了很高的地位,这也为他后期的发展与成就奠定了基础。
后来郭子兴去世,朱元璋顺理成章地接任了郭子兴的地位,带领着起义军一众成功推翻元朝统治,成为了又一位汉族皇帝。
建立了明王朝的朱元璋虽然贵为天子,但是他因为是农民出身,文化水平确实太低,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文盲。
为了能够使自己的统治更加稳定,他将朱熹认作自己的祖先,从而稳定天下儒生的心,之后还对自己的身世进行伪造,一切都是希望能够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传奇色彩浓厚的人。
而且他为了把自己的权力和神仙联系在一起,说自己的权力是神授予的,因此每次下达命令发布诏书的时候,都会加上这样的一句话,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。
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断句方法是,奉,天承运皇帝,诏曰。
大家应该都被影视剧误导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