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付消费、盲盒营销乱象频现 中消协呼吁立法规
2021-02-23 14:26:01海涛
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,让消费维权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。
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《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显示,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982249件,解决749317件,投诉解决率76.29%,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6393万元。其中,部分领域涉疫类投诉大幅攀升,医疗器械投诉比2019年涨幅较大。
与此同时,涉及家政、健身、教育培训等预付费类消费纠纷显著增加。《报告》认为,办卡等预付式消费已成为投诉顽疾。尤其是,个别培训机构在明知出现重大风险且难以恢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,仍然持续宣传、招生、收取高额费用,涉嫌合同诈骗。
中消协呼吁,国家加强预付式消费立法,从收取预付费的经营者资质、合同要求、履约担保、资金管理、信息披露、费用退还、冷静期、退市要求、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规制,防范后续风险;同时修改完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、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,加强对企业注册信息变化,如法人变更、终止经营、合并转让等重大事项监管,加大退市审核力度,强化经营者退市责任。
对于个别企业在“跑路”前搞促销圈钱的行为,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朱剑桥建议,对恶意圈钱跑路行为加强联合执法,加大信用惩戒力度,实施从业禁入,追究法定代表人刑责。
预付消费领域乱象频现
跑路前搞促销涉嫌诈骗
当前,“先交费后消费”的预付式消费模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,从最初的办卡、买券,到如今的各类付费会员、充值满减等,各行各业的商家都在不断拓展预付式消费的应用场景。
不过,预付卡消费乱象频现。办卡前未告知重要条款,实际消费限制多;设置不公平格式条款,前期交费容易,后期退款难;商品或服务质量与承诺不符;商家转让、倒闭,债权债务不做妥善处理;甚至有部分商家以低价优惠为诱饵,诈骗钱财,卷款跑路。
校外教育培训机构预存学费,也成为预付消费领域的一大槽点。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2020年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受到较大冲击,在线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加速的同时,消费者投诉问题开始增多,而今年最引人关注的是,企业“跑路”前还在搞促销。
2020年9月,橄榄球运动培训机构巨石达阵被传出资金困难、多个城市的校区大面积停课。而就在该机构停课前的一个月,还有课程顾问在大力推荐课程,让家长们续费。
“跑路前还在搞促销,可能涉嫌诈骗。”专家认为,企业经营出现困难,多渠道筹款回款原本情有可原,但是有意隐瞒经营状况、持续投放广告来吸引消费者进行资金回笼,这样的营销方式显然不可取。
热门推荐
- 美国彭博社更新“抗疫韧性榜”,中国大陆排名第6!2021-03-02
- 不学好中文就插嘴 澳媒记者糗大了!2021-03-02
- 19岁女子持美工刀和铁锤抢金店,警方通报:已刑拘2021-03-02
- 江西吉安一直升飞机坠毁 机上有5名人员2021-03-02
- 乌兹别克斯坦正式注册中国新冠疫苗2021-03-02
- 联合国:印度特种部队参与绑架迪拜公主2021-03-02
- 日本:请中方不要对日本人检测肛拭子2021-03-02
- 世卫称今年年底前结束疫情不现实 聪明的做法是……2021-03-02
- "公关门"事件曝光!巴萨前主席巴托梅乌遭逮捕2021-03-02
- 杜特尔特警告美国勿在菲部署核武 否则就立即赶走美军2021-03-02
阅读排行
- 世卫称年底前结束疫情不现实 全球日增确诊超29万
- 中方回应去年对澳投资断崖式下降 澳方行为严重影响中国企业赴澳投资信心
- 蓝天救援队:未参与“西藏冒险王死亡原因”的讨论和炒作
- 吴孟达丧礼将于3月7日举行 田启文辟谣遗体运回厦门
- 《卫报》刊文大谈所谓“东突”,中使馆驳斥
- 【深度访谈】中央再就“爱国者治港”召开关键会议!香港该如何认知“爱国”“爱港”与“拥护党”?
- 外交部谈美警暴力执法:"我不能呼吸"依旧让人警醒
- 摩洛哥外交部决定暂停与德国使馆的一切联系
- 华裔男子见义勇为反遭刺杀 一名嫌犯已被捕且认罪
- 中方回应去年对澳投资断崖式下降:数字反映问题
随机文章
- 示意图来了!这只伸向台北的小手让网友直呼“可爱”
- 美国为什么就不学中国?他一语道破
- 吴孟达丧礼将于3月7日举行,原定举办的追思会取消
- 中度拥堵!北京目前全路网交通指数为7.8
- 加拿大:不建议65岁以上老人接种阿斯利康新冠疫苗
- 央视复盘货拉拉用户坠车身亡事件 涉过失致人死亡
- 江苏19岁女孩持美工刀抢金店 将14件足金首饰抢走
- 美国得州最大电力公司申请破产 暴雪摧毁半数电厂
- 工信部谈稀土为何只卖出土的价格:恶性竞争导致
- 警方通报网购苹果手机收到酸酸乳 系运货司机所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