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首夜效应”明显,“择床”是一种病吗
2021-02-23 14:18:06海涛
春节假期结束,各路从度假地、老家返回自己的小窝,睡在了自己床上的小伙伴感叹: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。原来他们都受到“择床”的困扰,无论出差或者旅行,每到一个新环境就睡不好,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两个小时睡不着,甚至一整夜都失眠,这种情况正常吗?“择床”是一种病吗?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卫华。
“择床与人类大脑活动特点有关。”张卫华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保存了对环境敏感的物种性记忆,当进入一个新环境时,大脑会本能地对环境进行分析,判断环境是否足够安全,是否具有潜在的危险,即使在晚上休息时也仍然会产生一定的警觉性。同时,大脑的活动还具有不对称性。研究发现,当人们置身于新环境时,即使入睡后,大脑右半球处于踏实的休息状态,左半球可能仍然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,可以感应外界环境信息,并提高警觉性。这时人们就会睡得不深、不沉,并且容易醒,这种现象被称为“首夜效应”。
张卫华说,大多数人的首夜效应都不明显,虽然很多人会觉得外出过夜没有在家里睡觉睡得沉,但这种情况不会影响休息水平,也不会对第二天的精神状态造成影响。
不过,的确也有不少人会表现出明显的首夜效应,甚至第一夜完全睡不着。张卫华曾接诊过一位首夜效应严重的患者,他每次出差到一个新的地方,第一夜都会整夜睡不着,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焦虑的状态。不仅出差时睡不着觉,甚至在出差前一两天就会因为心情紧张而失眠。张卫华说,这种现象其实是因为对睡眠过分关注而引发的焦虑。
“择床”其实是睡眠焦虑的一种表现。择床的人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敏感性更高,也更可能是焦虑的易感人群。如果他们不断地放大对睡眠的关注,就会进一步加强对择床的自我暗示,睡眠焦虑的现象也可能会愈发严重,以致形成一到新环境就产生睡眠焦虑的条件反射,不仅会导致失眠,还会出现疲惫乏力的症状,影响第二天的正常生活。对此,张卫华建议,出现严重首夜效应的人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员,进行综合评估,看看是否需要进行专业干预。
那么对于正常人来说,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睡个好觉呢?张卫华认为,要尊重自己身体活动的基本规律。“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节律性。我们要尽量了解自己身体的节律性,尊重这种节律性,不轻易做打破节律性的活动。”他特别指出,熬夜要适度,晚上不要经常进行强度大的脑力活动,也不要经常进行强度大的体育锻炼。对茶、咖啡特别敏感的人,从下午开始就不要喝茶、饮咖啡。“要让身体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,这样睡眠才会达到最好状态。”
- 上一篇:医疗美容:安全和变美如何兼得
- 下一篇:中医药走进埃及,两国传统医学携手再放光芒
热门推荐
- 福原爱“婚变”事件持续发酵,涉事双方接连发声2021-03-05
- 6小时三次7级以上强震 新西兰发布全国海啸警告2021-03-05
- 涉险通过 美参议院开始讨论纾困方案2021-03-05
- 土耳其一架军机坠毁 导致11死2伤一名中将遇难2021-03-05
- 以色列、奥地利和丹麦发起联合研制新冠疫苗倡议2021-03-05
- 多人新冠检测呈阳性 巴基斯坦暂停板球联赛2021-03-05
- SpaceX公司“星舰”再次试飞,软着陆后炸了2021-03-05
- 俄专家:三八节送花不会传播新冠病毒2021-03-05
- 环保组织报告显示:日本福岛核辐射仍超标2021-03-05
- 以沙特为首的多国联军拦截一枚来自也门境内弹道导弹2021-03-05
阅读排行
- 英国正调查一种新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,已确诊16例
- 理塘旅投总经理杜冬:丁真火了,我很焦虑
- 香港特区选举制度需要与时俱进 港各界期待两会涉港议题
- 央视时隔14年再播日本动画 日媒这样说
- 张业遂:香港特区选举制度需要与时俱进,作出完善
- “降价行动不包括中国市场”!优衣库惹恼中国消费者
- 美外交政策要“优先应对”中国,中方告诫
- 迷惑行为!男子偷价值5万元的锦鲤晒成小鱼干
- 无声的力量也能震撼人心!政协开幕会上的这一幕让人感动
- 海底捞将牛肉粒换成味伴侣 之前随意使用浪费严重
随机文章
- 中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完成 杨利伟:第三批共18人
- 想对付中国,有钱吗?
- 新西兰北岛海域发生7.3级地震 第一波海啸抵达海岸
- 司机强行穿过学生队伍还下车谩骂老师 被行拘!
- 一路攀升!鲜花涨价近4倍 “花”生了啥?
- 女子贷款13万婚恋网站相亲未果 投诉要求全额退款
- 乞讨白发老人是银行VIP 有老婆孩子4间房存款20万
- 拦车乞讨白发老人是银行VIP 涉嫌诈骗已被行拘 网友:真解气!
- 委员建议国家立法满20岁才能工作 网友认为提案脱离现实
- 积极推动药物开发、做好防治,让罕见病不再成为“孤儿”